婦人背痛竟是主動脈剝離 員榮中榮緊急接力救回一命 醫示警 3 好發因素:天熱風險增

一名 65 歲的婦人日前因背部突發劇痛,被緊急送往員榮醫院急診。她向醫師描述疼痛感不僅劇烈,還有向上蔓延的撕裂感,這與常見的肌肉拉傷顯然不同。急診處的 根據其症狀及較高的血壓,高度懷疑是致命的主動脈剝離。儘管初步的超音波檢查未有明確發現,但翁醫師並未輕忽,立即安排了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掃描。 電腦斷層的結果證實了醫師的判斷,影像顯示婦人的主動脈血管壁出現了微血管破裂造成的血腫,這是一種主動脈剝離的變異型。此症極為兇險,若未在 48 小時內及時處理,死亡率可高達五成。在確定診斷後,醫療團隊立即將患者轉送至合作的台中榮總進行緊急手術,最終成功挽回了寶貴的生命。醫師研判,患者本身有高血壓病史,此次發病很可能是血壓控制不良所致。 特別提醒,夏季炎熱的天氣是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因子之一。他解釋,高溫會引發多重生理變化,進而增加發病風險。首先,頻繁進出冷氣房造成的劇烈溫差,會讓自律神經調節不及,導致血壓劇烈波動。其次,夏天大量流汗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會使血液變得濃稠,同樣會造成血壓不穩。 此外,嚴重的中暑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荷,而高溫下的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也容易刺激血壓飆升。翁醫師呼籲,本身有高血壓、動脈硬化、主動脈瘤病史,或是 50 歲以上男性、吸菸及肥胖等高風險族群,在夏季應特別注意避免高溫時段外出、補充足夠水分,若出現不明原因的胸痛、背痛或心悸等症狀,務必立即就醫。 聯合報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自由時報  經濟日報  世界日報  台灣華報  中華日報  觀傳媒  創新聞  賴新聞  中天新聞網  今日新聞 NOWNEWS  ETtoday 健康雲  互傳媒  互傳媒  匯流新聞網  華人健康網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翁醫師

打電腦過度恐罹腕隧道症候群,半夜翻身觸電般痛醒!員榮中醫針炙治療一個月痊癒

一名 45 歲、需長期使用電腦辦公的陳姓女子,在約半年前開始感到右手握滑鼠時有麻木感。起初她不以為意,但症狀逐漸加劇,手指的抓握力越來越差,連開門、拿杯子等日常動作都會引發手腕疼痛。最讓她困擾的是,麻木感在夜間變得更加嚴重,睡覺翻身時手腕處常有如電流通過的刺痛感,多次將她從睡夢中「電醒」。 在嘗試過藥物與復健但效果不彰後,她轉而向員榮醫院中醫部求助。 將其診斷為典型的「腕隧道症候群」,並為她安排針灸治療。首次針灸三天後,陳小姐手指的麻脹感就減少了一半,夜間也不再因疼痛而醒來。經過數周的持續針灸調理後,她的手部功能完全恢復正常,也無需再依賴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 解釋,腕隧道症候群是因手腕通道中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所致。他說明,針灸能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為受損的神經帶來更多氧氣與養分,同時也能調節身體釋放天然的止痛物質,進而緩解手部的刺痛與灼熱感。 也提供了一些預防及自我保健的方法。他建議,長時間使用電腦的民眾,可以善用手腕護具、滑鼠墊及手臂支撐架,以減少手腕的壓力。此外,簡單的伸展運動,例如將手臂打直,用另一隻手將手掌向後扳並維持 15 秒,反覆操作,也能有效舒緩腕部,預防腕隧道症候群的發生。 聯合新聞網 風傳媒 中華新聞雲 華人健康網 台灣華報 民生電子報 觀傳媒 新頭條 yahoo 新聞 ETtoday 健康雲 PChome 創新聞 LINE today 互傳媒新聞 勢傳媒

326FB4A1-4B0E-48BF-88C0-530139BEF918

87 歲翁跌倒未就醫腦出血引發癲癇… 二次跌倒險喪命 醫師呼籲注意頭部外傷

一名 87 歲的陳姓老翁因頭暈跌倒,後枕部受到撞擊而被送往員榮醫院急診。然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的結果卻出乎意料,顯示血腫位於右側額葉,而非後腦的撞擊點。這項發現讓神經內科主任 警覺到,這並非當次跌倒造成的新傷。 根據老翁的頭暈症狀推斷,他極可能是在二至三周前曾有過不明的頭部撞擊,形成了「亞急性硬腦膜下血腫」。這個逐漸擴大的血腫壓迫到腦部組織,引發了癲癇等神經功能異常,才導致了這次的跌倒事件。醫師指出,這是一個典型的惡性循環:「腦部舊傷引發神經症狀,導致再次跌倒」,並建議應立即手術移除血塊。 起初,家屬因老翁年事已高,對於手術抱持疑慮,選擇了藥物等保守治療。不料,老翁住院當天下午,顱內壓便急遽升高並壓迫到腦幹,出現呼吸惡化的危急情況。在家屬緊急同意後,老翁被轉送至醫學中心進行手術,成功移除了血腫,挽回一命。 藉此案例提醒,老年人因身體多重功能的退化,跌倒風險顯著提高。統計顯示,65 歲以上長者約有三分之一每年至少會跌倒一次,其中更有 10% 會造成骨折或腦損傷等嚴重傷害。因此,若家中長輩不慎撞到頭部,無論當下是否有明顯症狀,都應及早就醫接受神經內科的專業檢查,以防範潛在的風險。 聯合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中天新聞網  ETtoday 健康雲  華人健康網  風傳媒  互傳媒  今日新聞 NOWNEWS  觀傳媒  匯流新聞網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20241011_葉宗勳看診011

全球 21 國醫學、AI 資訊專家參訪員榮醫療 以醫療軟實力讓世界看見台灣

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於 11 日邀請歐亞非等全球 21 國專業人士來台參加「智慧醫療 AI 運用研習班」人員,參訪員榮醫療體系,深度瞭解 AI 人工智能運用在醫療領域的成功經驗。員榮醫療體系 表示,近年來員榮體系積極導入各項智慧科技,包括 A I 電腦斷層低劑量肺癌篩檢輔助判讀系統,顯著提升判讀效率與準確性,至今已執行兩萬多例,並且應用 DeepMets 磁振造影人工智慧軟體,準確檢測轉移至腦部的腫瘤,另也運用 AR(擴增實境) 智慧眼鏡跨海指導遠在 3 千公里外、配載 AR 眼鏡的蒙古國醫師執行手術。 表示,非常榮幸能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此次參訪不僅是醫療專業的交流,更是深化台灣與國際友人情誼的重要橋樑。期盼讓國際社會更了解台灣醫療專業的先進技術與人道精神,未來也將持續扮演以醫療軟實力推動國民外交的重要角色,為全球健康做出更多貢獻。 聯合新聞網 蕃新聞 YAHOO 新聞 中央通訊社 PCHOME 新聞 互傳媒 台灣好新聞 新頭條 屏東時報 中華新聞雲 / 中華日報 觀傳媒

25X_3372-scaled

新冠後遺症症久咳不癒 中醫治療可正本清源

隨著近期新冠疫情再度升溫,染疫後的後遺症,特別是「久咳不癒」的狀況,成為許多民眾的困擾。員榮醫院中醫部 指出,疫情後門診中這類患者明顯增多,新冠病毒不僅衝擊免疫系統,也可能對呼吸道造成長期影響,導致部分患者康復後仍為持續的咳嗽所苦。 分享一個案例,一名 26 歲的年輕女性,自三年多前首次確診後,便容易反覆感冒,並為過敏性鼻炎所擾。 今年二月再度感冒後,咳嗽症狀持續近兩個月未癒,嚴重時甚至夜咳難眠,並併發支氣管炎。 該患者曾嘗試多種方法,最終轉向中醫求助,經過近一個月的調理才終於康復。 解釋,許多久咳患者在中醫看來,已非單純的感冒,而是呈現肺氣虧虛,甚至影響到腎、肝、脾等臟腑功能。 因此,中醫治療不僅是針對表面的症狀驅除病邪,更著重於「扶正」,也就是鞏固自身免疫力,同時兼顧脾胃功能,從根本上調理體質。 除了藥物治療, 也強調生活作息與飲食調整的重要性。 她建議患者應在晚間 11 點前進入熟睡,讓身體在「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充分修復。 飲食方面則應保持清淡,避免冰品、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體內發炎反應,並適時補充水分,有助於緩解喉嚨不適。 聯合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自由時報 經濟日報 商業周刊 TVBS 健康 2.0 NOWNEWS 今日新聞 中央社 中華新聞雲 新頭條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yahoo! 新聞 msn 元丰傳媒 華人健康網 PChome

林親怡2

中年女子頭暈多年 手愈動頭愈暈 竟是患罕見「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

一名年屆半百的呂姓婦人,長年因洗腎而飽受頭暈之苦,並將其誤認為是洗腎後必然的症狀而未加留意。然而,在半年多前,她因洗腎時的血流量持續不足,遂向員榮醫院心臟外科的 求助,這才揭開了頭暈背後的真正病因。 初步檢查發現,呂婦的腋下靜脈狹窄,影響了洗腎瘻管的通暢,於是先為她進行了氣球擴張的血管成形術。儘管瘻管被打通,但她的動脈壓力依然很低,血流也十分微弱。在賴醫師進一步追問下,呂婦才提及自己平時就容易頭暈,且活動量越大,暈眩感就越發嚴重。這個關鍵的線索,讓 高度懷疑她罹患了罕見的「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 後續的血管攝影檢查,證實了 的推測,影像顯示呂婦的鎖骨下動脈開口處幾乎完全阻塞。為此,團隊安排了第二次的導管微創血管治療,先用導絲穿過阻塞處,再以氣球進行擴張,最後因為血管仍有部分鈣化與狹窄,便置入支架將其完整撐開,徹底解決了血管阻塞的問題。 解釋,當鎖骨下動脈阻塞時,手部的血液供應不足,身體會啟動代償機制,從供應腦部的脊椎動脈「偷」取血液給左手使用,當手部活動量增加,偷走的血流越多,腦部供血量便會減少,進而導致頭暈。他特別提醒,若民眾量測雙手血壓差距超過 30 毫米汞柱(mmHg),並伴隨手部無力或頭暈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 聯合報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ETtoday 健康雲 自由健康網 TVBS 中央通訊社 匯流新聞網 yahoo! 新聞 經濟日報 台灣好新聞 TEEPR 亮新聞 元丰傳媒

S__22183964

女子重訓能舉一百公斤仍下背痛 呂彥璋中醫師從針灸、徒手調整及教導呼吸著手

一名年近四十歲、身兼公司主管的女性,長期受下背痛困擾。為改善症狀,她積極投入重量訓練,希望能強化核心肌群,儘管硬舉重量可達 100 公斤,背痛問題卻不減反增。疼痛加劇到影響日常生活,不僅需要站著辦公,更得每天依賴止痛藥,甚至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睡眠品質極差。 經員榮醫院中醫部 診斷,發現她的下背痛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首要原因是長期睡眠不足,每日僅睡 4 至 5 小時,導致與下背區域相關的肝經、心經經絡過於緊繃,肌肉難以放鬆。其次,患者習慣用胸式淺呼吸,在重訓時未能有效利用腹式呼吸穩定核心,使腰椎承受過大壓力。最後,檢查也發現其胸椎與骨盆存在相對旋轉的結構失衡問題,這也是加劇疼痛的原因之一。 針對上述診斷, 採取了整合性的治療策略。初期透過針灸與徒手治療,放鬆緊繃的經絡並矯正結構失衡。同時,他特別指導患者練習腹式呼吸,將氣息深沉至丹田以形成穩定的腹內壓,藉此減輕腰椎負擔。此外,醫師也強烈建議患者調整作息,確保每晚有至少七小時的充足睡眠,讓身體能充分修復。 經過一個月的綜合治療,該名女主管的右臀及下背疼痛獲得顯著改善,不僅停用止痛藥與安眠藥,也能夠坐著辦公。更令人鼓舞的是,她重新回到健身房,並在正確的呼吸與姿勢下,將硬舉成績提升至 120 公斤,生活品質得到大幅提升。這個案例也顯示,在處理下背痛問題時,除了肌力訓練,更需關注睡眠、呼吸與身體結構的整體平衡。 聯合新聞網 聯合影音網 台灣好新聞 互傳媒 蕃薯藤 yahoo 新聞 華人健康網 ETtoday 健康雲 yes 新聞

25X_0792呂彥璋醫師

加拿大華僑腰痛 20 年 員榮醫師妙手解困

一名旅居加拿大六十一歲患者,右側腰部合併腿酸腿麻痛了 20 年,加國醫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今年 4 月間回國省親,家住台中的她,經人介紹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找骨科主任陳建甫看診,診斷為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以「正前開式」為患者置換人工髖關節,手術當天即可走路,住院兩天即出院,患者回到加拿大後,日前寄航空信件感謝 ,解決困擾她 20 年的腰痛。 聯合報  經濟日報  自由時報  台灣華報  勢傳媒  Yes  風傳媒  Yahoo  沒事看新聞  PChome  Yahoo  台灣好新聞  創新聞  賴傳媒  華人健康網  新頭條  城市廣播 

陳建甫主任

腰痛 8 年無法平躺睡!澳門翁跨海赴員榮求醫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後終一覺到天亮

澳門 73 歲何姓男子長期從事搬重物的勞力工作,退休後,長達長達 8 年飽受下背、臀部疼痛及下肢麻的困擾,無法站直走路,側躺睡覺且經常痛醒,睡眠品質低落,約一個月前來台接受微創內視鏡腰椎減壓手術,術後即能挺直腰桿走路和平躺睡覺。 聯合新聞網  聯合影音網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匯流新聞網  新頭條  觀傳媒  知新聞  彰化人彰化事  彰化人彰化事  互傳媒  睿傳媒  PChome 新聞  蕃薯藤  蕃薯藤  蕃薯藤  yahoo! 新聞 

IMG_2915陳建華

百花盛開小心花粉熱 胸腔內科涂川洲副院長籲有過敏病史做好防護

一名患者近來因打噴嚏、氣喘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就醫,員榮醫院醫療副院長、胸腔內科涂川洲醫師表示,近來因花粉熱過敏就醫患者不少,花粉熱發生原因是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花粉等過敏原,黏膜產生反應引發各種症狀如眼睛癢、鼻塞、氣喘,呼籲有過敏病史患者要做好防護措施,花粉熱症狀跟感冒很像,需由醫師判斷給藥。 自由健康網  聯合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中時新聞網  ETtoday 健康雲  TVBS 新聞網  中央通訊社  yahoo! 新聞  中華新聞雲  觀傳媒  msn  msn  msn  蕃薯藤  蕃薯藤 

涂副院長1-scaled